你的位置:合规股票配资论坛_短线股票融资配资_短期炒股配资融资 > 短期炒股配资融资 >

平台配资炒股 风云战国之枭雄?不,这个人不是枭雄,是狗熊

2025-01-07 短期炒股配资融资 96

平台配资炒股 风云战国之枭雄?不,这个人不是枭雄,是狗熊

“天人互泰谓‘德’”。天人互泰,即人与自然界在相互尊重、相互适应中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状态。这里的“人”,指的是人类社会及其个体;“天”,则指的是自然界及其规律。在梁缺看来,人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整体,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,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与平衡。天人互泰,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平台配资炒股,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。而“德”,则是对这种和谐共生状态的赞美和追求,是人类社会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。

公元前225年,秦王政二十二年,秦国年轻的少壮派将领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打楚国。

这二十万秦军是李信誓言旦旦跟嬴政保证过的,只用二十万即可灭楚。

嬴政年轻气盛,想要灭六国,统一天下,此时,韩赵魏已经灭亡,燕国率领残部在逃亡的路上。

李信也年轻气势,大秦铁骑战无不胜,四国已灭,哪能攻不下偏安一隅的楚国呢?

于是,李信立即对嬴政拍着胸脯保证:“二十万秦人即可灭楚。”

嬴政大喜,点头称赞:“真英雄也。”

王翦是秦国的老将,和白起一样,从无败绩,嬴政又问他:“多少兵力可灭楚?”

王翦回答道:“六十万。”

嬴政黑脸:“老将军,你不行啦。”

展开剩余92%

人家李信用二十万就能灭楚,你个老将军,竟然还要用六十万。

不用你啦。

于是,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出发了。

去灭楚。

王翦,回家养老。

秦王政二十二年,李信攻打平舆,蒙恬攻打寝丘,秦军打败楚军。

李信、蒙恬、王贲,这三人都是秦国的年轻将领,三人的目标一致,都要当上秦国的第一大将。王贲是王氏家族的少主,出身名门,蒙恬出身稍差,祖父蒙骜是从齐国来秦国建立军功才崛起的,李信出身平民阶级,出身不及王贲和蒙恬。但秦国不以出身论人才,所以,李信爬的更快,这时,已经和蒙恬、王贲同级了。

蒙恬打了胜仗,李信也乘胜攻克了鄢郢。

至此,李信的军功可比武安君白起。

公元前279年,秦昭襄王二十八年,白起伐楚围攻楚国都城郢都。公元前278年,秦昭襄王二十九年,白起攻下郢都,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,向东进兵至竟陵,楚军溃败,退到陈。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,称作郢。

秦国以郢为南郡,封白起为武安君,白起名震天下。

公元前241年,楚考烈王迁都到寿春。

楚都从湖北退到河南,再退到安徽,一退再退,再退就到海里去了。

可即便这样,也没能挡住秦国的攻势。

白起是第一个攻破楚都的,李信是第二个攻破鄢郢之地的秦国将领。

可白起成了战神,李信成了笑话。

但是,后人只知道笑话李信,怎么不嘲笑蒙恬呢?

这一次二十万秦军灭楚,不是李信和蒙恬这样的少壮派将领坚持的吗?因为蒙恬有蒙骜、蒙武这样的祖父、父亲,武将世家,李信一介庶民,夸下海口,所以活该被后世嘲笑吗?

然而,事实上是,李信并没有因此被杀,秦国的军功等级制度是很严格,打赢了封爵,打输了杀头。

那是旁人以为的。

如果真是这样,那秦国估计就没人敢领兵打仗了,再厉害的大将能做到百战百胜吗?不是每个人都是白起、王翦。

李信灭楚失败后,依旧得到了嬴政的重用。

公元前222年,秦王政二十五年,李信跟随王贲灭燕。

公元前221年,秦王政二十六年,李信再次和王贲灭齐。

可见,灭楚失败,对于李信来说,并没有损失什么,他失去的只是名声罢了。

因为,李信,王贲,蒙恬,他们这些少壮派将领和嬴政年龄相仿,都是热血青年,老一辈名将终将逝去,秦国的未来就是靠他们这些人。嬴政看重这些人,所以,他们自然不会因一次战争的失败就被杀头。

然而,李信灭楚失败与另一个人息息相关。

这个人出身楚国贵族,是楚考烈王的儿子,在秦国当官,爵位也是秦国赐予的,他的一切都是秦国给的。

但他背叛了秦国。

在现代社会,一般来说,孩子随父姓,在男方生活,就是男方家的孩子了,可社会在发展,女性在觉醒,女性的地位也在提升。

所以,一些年轻的父母,孩子出生后,有的是跟随父姓,是男方家的孩子。有些是跟随母性,是女方家的孩子。还有的则是兼顾双方,生两个孩子,一个跟父姓,一个跟母性,所以姓氏不同的两个人,有可能是亲兄弟。

在古代,也有这种情况。

我们现在要说的这个人,就属于第二种情况。

他出身楚国王室,是楚考烈王的儿子,他的母亲是秦国公主,秦昭襄王之女。叛秦之前,他一直都是秦人。

他的身上既有楚国基因,又有秦国基因,父亲是楚王,母亲是秦王之女,按理说,他的身份无人可及,属于贵上之贵。

他就是昌平君。

公元前271年,昌平君出生在咸阳。

既然生在咸阳了,那就毫无疑问是秦人了。毕竟,他既没到过楚国,又生在楚人掌权的秦国宫廷中。

从春秋到战国,秦楚都是姻亲之国,国君互相嫁女,楚国的王后是秦国人,秦国的王后也是楚国人,数不胜数。

我们熟悉的宣太后芈八子就是楚国人,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后妃,儿子即位成了秦王,她自然成了王太后。

秦昭襄王的王后,也是楚国人,即叶阳后。

秦孝文王的王后,即华阳夫人也是楚国人。

始皇帝嬴政的后妃中就有楚国人。

秦楚关系太铁了,年年通婚,代代通婚,秦人楚人都分不清了,一代一代下去,都是秦楚混血。

公元前272年,楚顷襄王之子熊完来到秦国做质子,秦昭襄王将女儿嫁给了他。

公元前271年,他们的爱子就出生了,取名芈启,就是后来的昌平君。

公元前263年,楚顷襄王逝世,熊完急着回去继承王位,秦昭襄王不想让他回去,后来被楚国春申君黄歇骗走了。

熊完抛下了在秦国的妻子和儿子,回到楚国继承王位,就是楚考烈王。

可见,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故事大同小异。

春秋时期,秦穆公厚待晋国三代君主,将女儿怀嬴嫁给太子圉,太子圉自己跑回晋国,继承了王位,成了晋怀公,抛弃了妻子,秦穆公又将女儿嫁给晋文公。

熊完为了楚国王位,也是千方百计回国,抛弃妻子儿子。

后来的秦国公子异人也是如此,从赵国回到秦国继承皇位,连赵姬和嬴政都不要了。

可见,还是王位重要,为了王位,妻子儿子都不要。

嬴政和芈启的遭遇如此相似,都是被父亲抛下。

可嬴政赢在了名字好,一个嬴字,决定了他是赢家,政字,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嬴政,这个名字,霸道。

熊完这名字,不太好,又熊又完,所以,玩完了。

可楚国没在熊完手上完蛋,而完在了他的儿子芈启手中。

熊完从咸阳逃走之后,芈启留在了咸阳,因为是秦昭襄王的外孙,又有爵位昌平君在身,他在秦国过的还算不错。

芈启的政治生涯起于嬴政即位之后。

公元前238年,秦王政九年四月。

嬴政前往秦国旧都雍城,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,这一年,嬴政21岁。

嫪毐窃取秦王玺和太后玺,用来调动卫戍部队及附近地方军,准备进攻蕲年宫。

嬴政早就察觉了这件事,命昌平君、昌文君平定嫪毐之乱。

昌平君是当时的秦国丞相,昌文君也是楚国宗室,可见,当时的外戚楚国一系在秦国多受重用。

双方在咸阳交战,嫪毐失败逃走,在函谷关被秦国守军抓走,送往咸阳,处以车裂之刑。

平定嫪毐之乱,嬴政是决策者,昌平君、昌文君是执行者。

因为这件事,昌平君在秦国威望大增,任秦国相邦。相邦就是相国,秦国的相邦、丞相并不是同一职位,相邦的地位在丞相之上。

丞相地位要低于相邦,属于相邦的副手。因为丞相的“丞”作为官称,有辅佐、辅佐之意。

公元前226年,秦王政二十一年,韩国都城新郑爆发反秦之乱,秦国出兵平定叛乱,处死韩王安。

这一年,昌平君被贬往楚国旧都陈郢,以安抚楚民,昌平君就留在了陈郢。

公元前225年,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楚。

李信攻下平舆,蒙恬攻下寝丘,秦军初步胜利。

李信同时攻克了鄢郢。

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,李信灭楚,一定可以实现。

然而,这时,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。

李信的大功半途而废了。

在陈郢的昌平君,反了。

他反的是秦,不是楚。

可此时他的身份是秦国官员,并不是楚国官员。

然而,他本身就是楚国王子,和此时的楚国国君负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。

实际上,昌平君叛秦多半是受了身边人的蛊惑,他连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没见过,他都没到过楚国,楚国灭不灭,与他有什么关系。

他的父亲是前任楚王,可他的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。他出生在秦国,长在秦国,从小跟着秦国宗室生活,秦国宫廷中掌权的是楚国人,他被封昌平君,任丞相、相邦。

这一切都是秦国给予他的。

楚国给了他什么?

除了男方的血脉。

可他竟然叛秦了。

糊涂至极。

昌平君反叛,郢陈附近的楚人和原韩国人响应,在背后攻打李信。

李信不得不转头应对后方的攻势,此时楚国大将项燕追击李信,与李信大战,结果,李信战败,杀死了秦国七名都尉。

李信也逃回了秦国。

二十万人灭楚的誓言,破碎了。

其实,对于李信来说,这场灭楚之战虽然失败了,但他没有损失什么。

只是名声罢了,成了后世嘲笑的对象。

然而,昌平君叛秦的深远影响在于对秦国继承人而言。

不仅对楚国,对秦国更为重要。

对楚来说,昌平君救不了楚国,楚国灭亡是注定的局面,反而连累了在秦的楚国一系,导致嬴政削弱了楚人在秦国的影响。

所以,昌平君对楚,是不义,害了楚国人。

对秦来说,昌平君是不忠。

是秦国给了昌平君一切,他不思感恩,反倒叛秦。反叛本就是诛九族的大罪,既然反了,他本身就是不忠于国家的人,他的国家是楚国吗?根本不是。

他与楚国有什么关系?

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之间互通婚姻,楚国人在秦国当官,魏国人在秦国当官,齐国人来秦国当官,这不是已有的事实吗?都是华夏民族内部,周天子才是共主。

只能说,眼界太小,格局太短,他看不到秦国的长远。

掌握秦国的政权,不比当个注定灭亡的楚国末代国君更有格局吗?

更为长远的影响在于,昌平君叛秦,对嬴政长子扶苏来说,失去了楚人的支持,扶苏势单力薄,最终被李斯和赵高改了遗诏,胡亥继承了皇位,扶苏被赐死。

据后世推测,嬴政长子扶苏之母是楚国人,可以说是楚人一系。

如果昌平君没有叛秦,而是帮助秦国灭楚,那他在秦国的威望势必再次大涨,也不会让李斯和赵高这样的人平台配资炒股决定了秦朝的继承人。

他被身边人蛊惑,只知道楚国的人是楚人,可在秦国的楚人就不是楚人了吗?

难道离开了楚地的人都不能算楚人吗?

跟项羽一样,一心只想衣锦还乡,他们的格局决定了只能守住一隅,不能一统天下,甚至最后连一亩三分地都守不住。

如果楚人在秦国掌权,他们失去的只是楚国这块故地,可得到了天下,假以时日,再学田氏代齐,那天下不就是他们的吗?看不见长远,只想着故乡的一亩三分地,最终,也什么都守不住,不过,是白白丢了性命而已。

《史记·始皇本纪》:

“新郑反,昌平君徙于郢。”

“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,反秦于淮南。”

一个人,做了几十年的秦人,怎么突然就反叛秦国了呢?是自我血脉觉醒了吗?

不是,他生活在秦宫,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楚王之子,和现任楚王是兄弟。可几十年都没反,秦国内乱期间,他能都站在嬴政这边,帮助秦国平叛,如果彼时他趁乱叛秦,不是更容易成功吗?

由此可见,昌平君是离开咸阳,便贬到陈郢之后,受了楚人的蛊惑才叛秦的。

公元前224年,秦王政二十三年,嬴政重新启用老将王翦攻楚。

公元前223年,秦王政二十四年,王翦大破楚军,杀项燕,俘虏楚王负刍。

昌平君被拥立为楚王,在淮南一带继续反秦,王翦、蒙武击败楚军残余,楚国灭亡,昌平君被杀。

纪录片《风云战国之枭雄》最后一集就是讲的关于昌平君的故事,一个出身楚国王室的秦国丞相、相邦,反叛秦国,最终战败身亡。

个人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中,不过是沧海一粟,看不清形势,头脑一热,终是害人害己。

有人评价这个人物,处大国而不能自强,信谗言而刚愎自用的脑残废物,还真是切合。

他不是枭雄,不过一个狗熊。

骁悍雄杰,有雄才谋略之人才称得上是枭雄;创下了丰功伟绩,却没有好名声的人物才是枭雄,如项羽,如曹操,如袁绍,如司马懿……

而芈启,上天只给了他高贵的出身,天选之子,却把自己坑死了。

这样的人,不配称之为枭雄。

发布于:天津市